內分泌代謝科
發(fā)布時間:2013-11-12
養(yǎng)生貴在順時而為,隨著秋季的到來,,氣候變幻莫測,,晝夜溫差懸殊,糖尿病患者養(yǎng)生也應該逐漸過渡到適宜秋季的養(yǎng)生方法中來,。在民間,,我國自古就流傳著“春捂秋凍,,不生雜病”的保健防病諺語,以及立秋后“貼秋膘”,,開始食用味厚的滋補類食物來補充脂肪以抵御冬寒的習俗,,這些民間養(yǎng)生方法適合糖尿病患者嗎,糖尿病患者又該如何調整飲食,平安度過“多事之秋”呢? 立秋后,,氣候逐漸干燥,,氣溫逐漸降低,濕度逐漸減小,,人的皮膚黏膜水份蒸發(fā)加速,中醫(yī)里面“燥”也是一種損傷人體的邪氣,,容易損傷肺。而糖尿病患者多為陰虛燥熱的體質,,對燥邪更為敏感,,故應注意防燥, 滋潤養(yǎng)陰。因此,,秋季飲食應以甘淡滋潤為主,。梨、柑橘,、荸薺,、枇杷等秋令水果都有很好的滋陰潤肺功效。蘿卜,、黃瓜,、冬瓜,、花菜,、白菜等應時蔬菜性質寒涼,有生津潤燥,、清熱通便之功,,其所含的維生素C、B及無機鹽,、纖維素可改善燥氣對人體造成的不良影響,。開水、牛奶,、果汁飲料等流質少量多飲,,可養(yǎng)陰潤燥。秋季應少吃生冷,、辛辣,、油炸火烤的食物,如蔥,、姜,、蒜,、烤羊肉、炸雞腿等,,以免傷津耗液,,加重秋燥的各種癥候。所有上述飲食都要在每天熱量攝入的總量之內合理選用,。
再者,秋天是適合進補的季節(jié),,但是進補不可亂補,應注意不要無病進補和虛實不分濫補,,要注意進補適量,,忌以藥代食,藥補不如食補,。食補以滋陰潤燥為主,,具體包括如烏骨雞、豬肺,、龜肉,、燕窩、銀耳,、蜂蜜,、芝麻、豆?jié){,、藕,、核桃、薏苡仁,、花生,、鴨蛋、菠菜,、梨等,,這些食物與其他有益食物或中藥配伍,則功效更佳,。
同時,,每日水攝入量應達到2000毫升,以維持水電解質代謝平衡,。老年糖尿病人常伴有高血脂,、高血壓、冠心病及慢性呼吸系統(tǒng)等多種疾病,,飲食應有節(jié)制,,多吃蔬菜水果,但忌節(jié)食過度,減肥過度,。
總之,,糖尿病患者在秋季若能謹遵“四時養(yǎng)生”的原則,做到飲食順應“秋時”同時配合規(guī)律的起居,、運動,,保持愉悅的心情,就能有效地控制血糖,,減少并發(fā)癥的發(fā)生和發(fā)展,,并為順利過冬打好基礎。